参赛对象
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申报方式
作品可分为个人申报方式和集体申报方式参赛。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作品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作品,均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类作品进行评审。
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主赛道,以及揭榜挂帅专项赛(专项赛待另行通知)。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
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为使这类作品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参赛作品一般应在《北方工业大学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见附件3)范围内选题。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采用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作品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相关鉴定材料。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本届组委会不接受没有列为竞赛学科的作品参赛。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1.申报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前两年之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2.参赛作品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否则不予评审。
3.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室)推荐,经推荐者所在单位确认。
申报要求
1.参赛作品申报书统一使用《北方工业大学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见附件2)。
2.作品申报书相应栏目必须经学院审核确认作品的原创性。
3.作品申报书中B1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的作品分类栏必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据实填写;B3表(科技发明制作)中的作品分类栏必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发明点和创新点所在类别据实填写。此栏若填写有误,将影响作品最终成绩。作品申报书中的B3表(科技发明制作)相关内容需填写完整,并报送电子版研究报告、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电子版。
4.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论文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作品字数超过限额50%的将直接淘汰。
5.纸质作品申报书(一式五份)和电子版作品申报书需在作品申报截止日之前送至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初赛结束后,各学院团委需统一向校团委提交学院作品申报材料。
6.按照申报书格式要求撰写文章。
7.本次竞赛所有作品作者须签订授权书,授权北方工业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主办方、“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结集出版及在网络公布其作品以供监督。
日程安排
1.组织申报阶段(2月21日至3月14日)
竞赛主办方、各学院在师生当中广为宣传。符合条件的团队或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作品及提交。用以往竞赛作品参赛的,应着重深化、提高作品质量。鼓励“互联网+、天汇杯”大学生科技项目踊跃报名积极参赛。完成作品征集后,各学院组织学科专家对本院作品进行初评,按类分别评选出排名,每类作品推荐个数不多于5个。将电子版《作品申报书》和《作品汇总表》打包命名“学院名称”发送至联系邮箱。
2.校内评审阶段(3月15日-25日)
初赛:3月15日~3月19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申报项目分组别进行评选,择优评出20-30件作品进入决赛。
决赛:3月20日~3月25日,组织校外专家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答辩、论证、评审,择优推荐作品参加北京市赛,校级决赛结果将在校团委网站公示。
3.完善提升阶段(3月26日~4月中旬)
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集中对参加市赛作品进行培训和辅导,申报团队要对作品进行提高完善,并做好“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准备。
工作要求
1.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实践育人。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为党育人功能,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作为带动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工作实效。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完善科研育人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科研育人实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大赛的支持与服务工作。各学院要广泛动员、加强指导,做好项目的培育和指导工作,上报项目数量不少于本学院学生总数(含本科生、研究生)的0.1%。各科研团队要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引导本科生、研究生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建议申报名额见附件1。
2.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本学院创新创业团队参赛,重点挖掘和动员有实力的团队参赛。选派专业指导教师对申报项目进行全程指导。鼓励往年优秀项目在持续提高、重新打磨的基础上继续参赛。
3.加强指导,营造氛围。各学院要结合实际,对竞赛活动进行宣传策划,努力增强大学生科研创新的浓厚氛围,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意识。要注意宣传“挑战杯”的统一品牌,不断扩大活动在全校师生中的影响力。
本次竞赛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接收实名质疑,由领导小组根据程序进行处理。
各学院要对作品原创性和作者情况严格把关。
联系人: 谌奕鹏 、侯旭
联系电话:88802718、 88803059
电子邮箱:ncutxtwcb@126.com
附件:
1.竞赛建议申报名额分配表
2.竞赛作品申报书
3.竞赛作品汇总表
4.北方工业大学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共青团北方工业大学委员会
2023年2月